财政税务学院赴深圳税务师协会开展税务师行业人才招聘供需座谈会

发布时间:2025-03-25浏览次数:10作者:

为深化产教融合、精准对接行业需求,2025年3月21日,广东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党委书记刘文基、党委副书记崔晓莹、辅导员李威威及税务系主任张霄、教师梅思雨一行前往深圳税务师协会,与深圳市税务局纳税服务处处长、深圳市注册税务师行业党委副书记、深圳市注册税务师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春玲,深圳市注册税务师协会副秘书长朱英杰、齐蕴聪以及17家资深税务师事务所负责人共同开展了税务师行业人才招聘供需座谈会,三方围绕行业人才缺口画像、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推动毕业生精准就业等议题展开深度对话,为税务人才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座谈会上,刘文基书记介绍了广东财经大学及财政税务学院的基本情况。广东财经大学成立于1983年,秉承“习礼乐文,精于术业”的办学理念,形成了“经、管、法”深度融合、实践与创业多元协同的办学特色。财政税务学院自1986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为广东经济发展培养专业人才,已培养出大批优秀毕业生。目前,学院在校本科生2025人,研究生270多人,2025年预计毕业硕士生135人,本科生593人。他表示,此次座谈会旨在响应国家关于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号召,推动大学生高质量就业,通过与行业协会的深入合作,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培养符合行业要求的专业人才。


崔晓莹副书记表示,学院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深化政校行企合作,计划与参会税务师事务所共建实践基地,为在校生提供更多实习实践的机会;同时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向社会输送符合市场需求的高质量财税人才。同时,她表示,学院将与深圳市税务师协会共同开展税务师行业专场招聘会,为2025届毕业生搭建更高效的就业对接平台。


张霄主任在座谈会上详细介绍了财政税务学院的人才培养特色,并特别强调了广东财经大学在税法课程教学中的独特优势。她指出,学院在课程设计上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一方面,通过一年的税法知识系统学习,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另一方面,引入真实税务案例、模拟税务稽查等实践教学方式,将教学内容与行业需求深度结合。学院始终致力于培养懂政策、精业务、通数据的复合型税务人才,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输送高素质的税务专业力量,全力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深圳市税务局纳税服务处处长王春玲在座谈会上指出,当前税务行业正面临人才紧缺的严峻挑战。她表示,人工智能技术虽然快速发展,但在处理复杂税务案件时,仍需要专业人才进行深度分析和精准判断。税务师协会作为连接行业与学校的桥梁,将致力于搭建一个高效对接平台,一方面帮助企业精准培养所需人才,另一方面为学校输送行业前沿需求,减少中间环节,促进校企双方直接对话,实现人才供需的无缝衔接。


各大税务师事务所负责人也一致表达了人才需求的紧迫性。他们指出,企业出海业务加速扩展,更需要精通小语种并具备扎实财税知识的复合型人。企业纷纷建议学校可以加强多语言财税专业人才培养,建议增设税务+小语种微专业或定向班。此外,负责人表示税务师和注册会计师的考试通过门数是他们招聘的人才中衡量的一个重要标准。他们还特别提到,在数字化浪潮下,数据处理能力已成为税务人才的核心竞争力,熟练掌握Python、Excel等工具的学生在招聘中更具优势,建议学校将相关技能培训纳入必修课程体系,以培养更符合行业需求的数智化税务人才。

本次座谈会依托行业协会精准对接企业用人需求,既为毕业生开辟定向实习+专项招聘就业直通车,又通过校企深度对话清晰勾勒出市场所需人才画像。财政税务学院将以此为契机,深化产教融合、需教融合改革,聚焦税务+数智化工具等核心需求优化课程体系,着力培养懂政策、精业务、通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为大湾区财税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人才动力,实现精准就业与产业需求的同频共振。


 作者/通讯员:黄婷婷 审核:刘文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