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会第八期主讲人为盛晴同志。
分享成员有杜艾欣、李佩芸、林思婷、赵文婷、唐澜曦、詹梓杨同志。
一、海陆丰革命精神的产生背景
海陆丰革命精神的产生,与海陆丰人民独特的生存环境和生产方式、独有的历史传承密切相关,是二者相结合在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历史背景下催生而出的,是现实与历史的产物,更是时代的产物。
1.生产环境的特殊性
海陆丰革命根据地中心地区汕尾位于广东省东南部,这里的内陆山多地少,可耕地面积小,台风多,暴雨频繁,自然灾害多发。因此,在农业社会,以农业和海洋渔业为生的海陆丰人的生存生产环境堪称危险且艰难。在艰险中求生存,造就了他们敢于冒险且不服输的气魄,这种根植于骨子里的精气神,在生死存亡的关头,更容易迸发出巨大的能量与血性。
2.独特的人文抗争传统
一、海陆丰革命精神的
海陆丰人的祖先受潮汕文化、广府文化、客家文化等的影响,形成了独有的新文化。这种多元统一汇聚而成的特殊文化,在繁衍生息、抗击侵略、保卫家园的过程中不断得以滋养、升华、丰富和发展。
海陆丰人民崇尚正义、勇敢善战、疾恶如仇的天性。这些天性在正确地引导下,会成为开天辟地、改天换地的勇气与力量。
3.特殊的时代背景
在辛亥革命后,中国仍然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状态,海陆丰地区的农民受到重重压迫,生活困苦。在彭湃的领导下,当地农民运动迅速发展,为武装起义和根据地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党群基础。
1927年,海陆丰地区首次发动了武装起义,旨在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此举标志着海陆丰武装斗争的序幕正式拉开。此后,中国共产党明确了以暴动手段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的战略方向,并在此基础上再次发动了武装起义,成功攻占了两座县城,并成立了临时革命政府。随后,南昌起义部队进入海陆丰地区,被改编为工农革命军,与当地起义力量携手合作,共同收复了两座县城,取得了重大胜利。
第三次起义后,彭湃兼任中共东江特委书记,建立工农兵苏维埃政权。陆丰、海丰县苏维埃政府的建立是全国最早县级苏维埃政府的重大创举,比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府早成立一段时间。
二、海陆丰的精神内涵
海陆丰革命精神的内涵很丰富,概括起来就是“敢为人先、依靠群众、敢于斗争、无私奉献”。这既是对伟大建党精神的弘扬,又根植于海陆丰这块红色沃土,是对其独有血脉天性和精神内核的传承。
01 敢为人先
敢为人先是海陆丰革命精神的核心精髓。该老区在党史上创造了多个“第一”:首个县级农会组织、最早独立领导武装起义、首个县级苏维埃政权及第一块革命根据地。这些“第一”不仅为党的革命道路探索提供了宝贵实践,也彰显了海陆丰人民勇于开拓的精神,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光辉篇章。
02 依靠群众
依靠群众是海陆丰革命精神的根基和命脉。海陆丰革命的核心在于唤醒农民力量。彭湃同志通过深入群众宣传革命,从“六人农会”起步,逐步壮大至海丰总农会,教育和唤醒民众,赢得广泛支持,奠定群众基础。这是海陆丰革命涌现众多感人事迹的根本原因。
03 敢于斗争
敢于斗争是海陆丰革命精神的显著标志。大革命时期,彭湃领导的农会掀起“七五农潮”,后遭镇压,但坚持斗争。蒋介石叛变革命后,海陆丰人民在党领导下发动武装起义,失败后建立苏维埃红色政权,面对国民党军阀的屠杀和进攻,海陆丰群众仍坚持流动作战,展现了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04 无私奉献
无私奉献是海陆丰革命精神的优良品质。彭湃同志作为海陆丰革命灵魂,牺牲个人与家庭,唤醒民众,献身革命。其子彭士禄继承遗志,为国奉献。革命群众亦无私奉献,众多牺牲者及冒险支持者,展现了海陆丰人民的光辉精神,激励后人。
三.海陆丰革命精神的时代价值
01海陆丰革命精神是培育理想信念的沃土
理想信念是个人与民族的精神支柱与动力源泉,也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以彭湃同志为代表的海陆丰革命先烈,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英勇奋斗、不怕牺牲,其根源就在于他们具有坚定的革命信念和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
当前,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画卷的展开,党和国家面临的挑战重重,更需要大力弘扬海陆丰革命精神,强化信念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激励全国人民奋勇向前。
02海陆丰革命精神是坚定“四个自信”的重要武器
海陆丰革命,作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光辉篇章,深刻诠释了党的领导是人民和历史的选择,唯有中国共产党方能引领中国走出困境,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方能推动中国繁荣发展。这一历史经验,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宝贵财富,亦是海陆丰革命烽火岁月中的深刻启示。
从这段历史中可知,我们必须要坚定不移地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共同开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篇章。
03海陆丰革命精神是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丰富资源
海陆丰地区作为农民运动先驱地,彭湃同志根据党的指示,创立农会,组建农军,积极发动农民运动,竭力维护贫苦农民权益。尽管面临地理环境的重重挑战,该地区仍凭借广泛动员农民群众的力量,在党史中铸就了辉煌篇章,并传承了革命精神。这一过程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依靠人民走向胜利的群众基础。
04海陆丰革命精神是新时代激发奋进的内生动力
新时代浪潮中,海陆丰革命根据地中心所在地汕尾市正以前所未有的决心与力度,紧抓“创文创卫”契机,于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疾驰,不仅在经济版图上绘就了亮丽一笔,更在社会治理领域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成绩单。
虽然回望南粤大地的历史长河,汕尾曾一度在革命与开放的浪潮中缓步前行。但面对新时代的召唤,汕尾市在创新发展的征途上稳健前行,并深挖和高扬海陆丰革命精神这一宝贵财富。这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与传承,更是将深植于海陆丰人民心中的坚韧不拔、勇于探索、敢于担当、不懈奋斗的精神基因,转化为推动汕尾发展的不竭动力。
四、现代传承弘扬海陆丰精神的具体体现
01传承红色基因,讲好红色故事
在海陆丰革命老区,各地着力用好用活丰富的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组建多支红色故事宣讲队和“红色文化轻骑兵”,打磨一批红色题材文艺作品,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好红色故事,以革命精神提振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02保护利用红色资源,发展绿色富民产业
2018年,90后青年返乡汕尾陆河县,创立沉香茶厂,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融合沉香种植与特色民宿,结合红色旅游,打造“红绿融合”的三产融合品牌。
同时,汕尾市推进45条乡村振兴示范带,包括晨洲蚝乡、莲花温厝等项目,激活红色资源,催生绿色产业,实现乡村振兴与经济发展的双赢。
03创新社会治理模式,为城市发展筑牢根基
依托和谐稳定的社会基石与法治公平的市场环境,海陆丰地区科学规划产业蓝图,将“敢为人先、依靠群众、敢于斗争、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转化为驱动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海陆丰人民正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建设沿海经济明珠,谱写老区发展新篇章,让革命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新的光芒。
五、海陆丰革命精神学习材料推荐
01微电影推荐——《抢渡》
微电影《抢渡》由中共陆丰市委宣传部出品,陆丰市唐之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承制,于2021年元旦期间上映,剧情根据正字戏现代短剧《抢渡》改编,主要讲述了南塘区委书记黄秀文接到了保护首长帮其安全渡海离开的任务。在此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跌宕起伏、惊心动魄,最终抢渡成功的故事,反映了海陆丰地区革命先烈不怕牺牲、艰苦奋斗的奉献精神,表现了海陆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一心一意听党话、跟党走的坚定理想信念。
02书籍推荐——《热土地上的红飘带》
微电影《抢渡》由中共陆丰市委宣传部出品,陆丰市唐之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承制,于2021年元旦期间上映,剧情根据正字戏现代短剧《抢渡》改编,主要讲述了南塘区委书记黄秀文接到了保护首长帮其安全渡海离开的任务。在此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跌宕起伏、惊心动魄,最终抢渡成功的故事,反映了海陆丰地区革命先烈不怕牺牲、艰苦奋斗的奉献精神,表现了海陆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一心一意听党话、跟党走的坚定理想信念。
六、总结与感悟
海陆丰革命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南粤印记,以其“敢为人先、依靠群众、敢于斗争、无私奉献”的鲜明特质,深刻影响着我们。这股精神力量,既是对建党精神的传承,也是新时代我们砥砺奋进、开拓创新的不竭动力。作为党员,我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应继续将其发扬光大,以实际行动践行这一不朽精神。
文字:唐澜曦 詹梓杨 终审/崔晓莹